带您阅尽天下有趣的新鲜事!
《狂人日记》剧照
剧情简介
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是日记体,一个被所有人视为疯子的人记下来自己的所见所闻。他认为周围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狂人被关起来,拒绝家人送来的饭菜,拒绝被医治,一直劝说周围人不要再吃人。直到最后狂人发现,也许自己就曾在无意中吃过自己妹妹的肉。绝望中的狂人发出呼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是满纸疯话,却是对中国社会的怀疑和拷问。“吃人”是鲁迅对现实的隐喻,不仅指吃人肉,也指人间苦难的事实和产生苦难的根源。
叙事歌队, 极具张力的舞台
话剧《狂人日记》并不是小说《狂人日记》的简单改写,在主人公狂人之外,编剧庄稼昀提炼出“歌队”这一源于古希腊戏剧的舞台形式,让歌队担负了叙述和评议的功能。演员有时会跳出歌队,用角色与狂人对话。小说中的日记体转为狂人的部分台词,而狂人日记里那些被他视为“吃人”代表的大哥、何先生、陈老五,都是歌队的一部分。这种一对多的舞台关系使得话剧《狂人日记》极具张力,象征着觉醒、拷问、反思的狂人始终在和歌队对抗。
废墟舞台, 隐喻现实
《狂人日记》的舞台由几百块砖头和大量的碎石块铺成,石块下的铁架子将在戏里来回移动,形成移动的舞台。这些是表演重要的部分,演员将在砖块和石头里行走、挖掘。在如雾如幻的尘土弥漫间,身体的潜能被困难和障碍激发,所有的表演都离不开那片废墟。
这种废墟也是对现实的隐喻,物质的废墟可以被收拾被重建,精神的荒芜和漠然却始终伴随人类。
封闭排练, 独创沉默训练系统
今年的《狂人日记》不仅是当年的重复,为了加深年轻演员对文本和鲁迅的理解,为了让演员的身体能够达到这个戏的要求,李建军携剧组在房山进行一个月的封闭排练。在巨大的厂房式排练场里,剧组用学校桌椅搭建了一个平台,放上砖块,模拟真实的演出环境。
李建军采用了梅耶荷德的表演理论,加以改良和发展,用以训练演员。经过多年的排练经验,李建军逐渐摸索创作出属于他的演员训练系统——沉默训练系统,包括冥想、能量训练、有机造型的一系列训练方法,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变体和发展可能性。
由于非常注重演员的身体和能量,《狂人日记》将会是一场充满激情,既有爆发又有控制的演出。
2012年《狂人日记》曾在柏林、东京和台北上演,获得巨大好评。本轮演出将先后前往澳门、北京和上海,《狂人日记》期待不同地域文化背景观众的反馈。
本文来源于明星网:hTTp://news.mingxing.com/read/94/280305001.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不保留本文链接视为侵权!
来源:阅天下(www.xakhj.com),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www.xakhj.com/post/37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