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阅尽天下有趣的新鲜事!
李玉刚主演的诗意歌舞剧《昭君出塞》世界巡演第一站不久前于北京圆满落幕。4月26日至5月1日连续上演六场,场场座无虚席,人气火爆。而此后几天关于该剧的话题也在持续发酵。
新版《昭君出塞》以其感人的故事情节与唯美意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首演结束但人们对其巡演同样充满期待。该部歌舞剧开演后便在戏剧界及文化界引起了不小轰动,受到了来自各界媒体的热切关注,好评如潮。
《昭君出塞》是李玉刚六年呕心沥血,联合业界顶尖的大师级人物共同打磨的又一部歌舞剧经典,在舞美设计、灯光、音乐、剧作以及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都可圈可点。而这部同样汇集了观众六年期盼与等待的作品再次刷新了人们对昭君的想象,颠覆上一版的经典之后又创造了另一番东方审美的极致。
此次《昭君出塞》没有延续奢华炫目的魔幻风格,转而以清新简洁的路线设计出唯美空灵的舞台。但无论简约还是繁复,衡量成功作品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表达是否有力量,是否充分、准确。
舞美总监刘杏林最先从戏剧关系出发,进而实现舞台设计的艺术价值。只用一层剔透如蝉翼的纱幕,在升降之间巧妙完成时空的切换,用灯光渲染出或喜或悲的情感变化及气氛效果。此外还补充一些细节做点缀启发观众理解舞台。《云中》昭君别家黯然神伤。舞台深处若隐若现的马车影子实则是将按1:1打造的马车模型悬吊于舞台之上,虽然只有几分钟,却耗资不菲。
舞台不可能复制现实中的宫廷场景,只能选择虚拟概括的呈现方式选取分解、代表宫廷的视觉元素如:栏杆、一角宫廷、床榻等重构汉宫,使舞台更具表现力与完整性。凝练的舞台设计给演员和观众都留下了更多的发挥与想象空间,使这个剔除了任何特定视觉意义的舞台蕴藏着无限可能。
音乐的创作也完全紧贴剧情发展,在100分钟的演绎里音乐旋律贯穿始终,起承转合间自然衔接每一个篇章,其中大段唱词共25段,足见体量之大。唱词内容以故事的时代背景为依托,在表达人物情感的基础上注重格式工整与音调的押韵。令人印象最深的一段便是:
“于此换马 于此别家
转身天涯 北风迁怒了荒鸦
于此换马 于此别家
汉土所厚 孤心深埋一粒流沙”
昭君身披斗篷怀抱琵琶,行至胡汉交界时回望故国唱出心中感慨。唱段旋律悠扬婉转过耳难忘,其内容同样触动人心,将昭君告别故土的离愁别绪展现的淋漓尽致,极具感染力。
音乐随故事跌宕起伏并通过乐器的不断变化组合继而实现不同空间的转换。在汉宫时使用古筝、编钟、笛子等乐器,到了匈奴则改用马头琴、呼麦、长调等少数民族的乐器及唱法。除配器、旋律的变换外在演员的唱法上也有细微调整。李玉刚用不同音色及唱腔来体现人物不同时期的变化。《止戈》中音色较为铿锵宽厚,而《春光》则偏于甜美欢快。该部歌舞剧力求从全方位对人物进行刻画,尤其注重细节处理,于毫厘间感受戏剧魅力。
《昭君出塞》融合了歌曲、舞蹈两大艺术形式,在丰富的艺术语言表达下,展现的不只是演出场面的唯美恢弘,它还有力地剖析了深层次的文化含义,昭君所代表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其中就包含了秉承“一带一路”文化战略的精神思想,为丝路文化发扬光大。
“昭君”作为丝路上的一位美丽使者,以“和”勾勒壮美情怀。《昭君出塞》创作时,结合“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从人性情感角度与昭君进行“对话”,体会她每一次坚定选择背后令人动容的勇气,弘扬了以王昭君为代表的“和”文化和民族团结精神。丝绸之路绵延万里,使者相望于道,它承载着和平友谊的文化意义,并将这份寓意带到世界舞台。
昭君一位土生土长的汉家姑娘无畏大漠的严寒风沙,跨越民俗文化及语言障碍,跋涉千里远嫁边塞,为万民苍生造福。是和平的象征,大爱文化的表达。以和为贵,也正是“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沿路国家应坚持的重要理念。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此部《昭君出塞》让观众又重新认识了李玉刚,阔别数年,当他再一次以歌舞剧演员的身份亮相舞台时,除了一如既往地美艳他还多了些沉稳与从容的气场。唱跳兼具的表演形式、丝丝入扣的神态表达以及炉火纯青的演唱功底都看得出李玉刚在戏剧艺术方面的飞速成长。十多年来踏实稳重的他执着于舞台艺术且拥有多部歌舞剧作品,也逐渐摸索出属于“李氏”独有的舞台风格。无论是纯真少女还是妩媚佳人都能演绎得游刃有余,他是为舞台而生的男人。
《昭君出塞》简洁的舞台设计,壮丽悠扬的音乐制作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绽放世界舞台,也为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李玉刚这一战没饶过岁月也没绕过自己,时间总是对有心人格外宽容。期待李玉刚的巡演之旅,让多观众看到好作品。
来源:阅天下(www.xakhj.com),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www.xakhj.com/post/5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