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阅尽天下有趣的新鲜事!
由邓超、俞白眉联合执导,邓超、白宇、任素汐等主演的电影《银河补习班》今日全国公映。影片讲述一位父亲用独特的教育方式将“缺根弦”的儿子培养成宇航员的故事。
2016年,俞白眉等导演被电影局派到好莱坞参加“中国导演交流计划”活动,参观了视觉特效实验室等,体验了好莱坞工业化流程。回国后,俞白眉和邓超也想挑战下工业化制作,虽然《银河补习班》是一部现实题材影片,但影片却有800多个特效镜头,其中包括7分钟太空戏的166个特效镜头。
2017年,还在写剧本的俞白眉给之前曾在《分手大师》《恶棍天使》中有过合作的姜超打电话,想做太空戏和火箭发射,问能不能实现。姜超之前曾制作过《我不是药神》《嫌疑人X的献身》的特效,从来没有参与过太空戏的制作,但他表示很感兴趣,双方一拍即合。新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该片的视觉特效姜超,聊了聊影片在太空戏等视觉特效方面的幕后创作。
虽然是吊着威亚行动,却仿佛真的在太空中。
飞船
航天专家出“故障”
《银河补习班》拍摄前,邓超和俞白眉两位导演去酒泉航天城调研,请教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方面的专家。视效总监姜超也把在太空视效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整理出来发给他们,他们给了很多专业上的意见。比如太空飞船的大小,太空失重的感觉,以及地面指挥大厅里大屏幕的设计等。
剧本中有一个段落,白宇饰演的航天员上太空后,飞船出了故障,他要出舱修理。“如果随便瞎编一个故障的话,就不那么可信,也不严谨”,姜超和导演就请教了专家,专家说我们做的神舟飞船,不太可能出现故障。但是如果飞船不出现故障,后面的故事就没法继续。最后特效团队与专家们经过好几轮讨论和做动态预演,找到一个飞船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就是太空碎片打坏了返回舱的隔热瓦和中继天线,失去了与地面的联系,也不能直接进行自主反馈,只能出舱修好中继天线,恢复与地面联系,让地面计算重新注入新的轨道数据,才能回到地球。
体力耐力双重考验,白宇长时间吊威亚超敬业。
外太空
借鉴《地心引力》等
白宇饰演的宇航员出太空舱修理飞船的那场戏,是整个太空戏难度最大的部分。最开始,导演和视效团队聊了很多种方案,一种是做一个实体太空服让演员穿着表演,另一种是放弃做实体太空服,用纯CG制作。经过多轮讨论之后,视效团队还是选择了后一种方案,先拍人脸,剩下太空舱外的戏,全部纯CG制作。
之所以选择纯CG制作,而不是实拍,主要原因是姜超和团队考虑到了操作的可行性。在太空舱内,演员主要是穿两件衣服,一个是他们平时穿的衣服,还有一种是在舱内穿的压力服,这两种衣服都比较轻薄,在拍摄失重状态,吊威亚的时候,不会影响演员的表演。但是出太空舱之后,演员穿的太空服则完全不一样,有100斤重,再加上演员本身的重量,有200多斤,吊在几根威亚上,想让演员表演出失重的状态非常非常难。姜超也参考了好莱坞的《地心引力》和俄罗斯的《太空救援》两部比较成功的太空片,发现这两部片子的太空戏也是纯CG,“我们就将身体的动作、太空服、飞船等全部用CG去模拟失重的状态。”
俄罗斯团队专业指导白宇和邵兵的动作。
特效场景
800多个镜头跨越20年
虽然太空戏在影片中的特效最为明显,但片中还有大量其他的特效场景。姜超说,7分钟的太空戏有166个特效镜头,整部影片的特效镜头却高达800多个。
影片故事时间跨度很长,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新千年之后,中间经历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等重要历史节点,其中就有不少特效镜头,比如片中出现的直升机、飞机、风筝和火箭发射上天的戏,还包括很多隐藏的特效,比如几个家庭的房间,其实都是在棚里面拍的,窗外的景色全都是CG合成的。
电影开始不久,有一场大桥倒塌的特效镜头,其制作难度要比姜超最初想象的困难很多,“大桥上面绑的气球、横幅、水泥墩全部都要做出来,还包括大桥倒塌后出的灰尘,每一个都是一个‘资产’(制作时必要的各类素材),虽然我们的特效资产量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是写实电影,想做到完全的真实就需要每一个资产都特别高精度,特别精细”。
团队
国内外8家合作 俄罗斯主攻太空戏份
问及在特效制作中有没有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姜超回答:“在前期剧组筹备期间,我们先做了一件事儿,就是确定最好的方式方法,先不想着怎么去死磕这个东西,而是用更聪明的办法怎么能把它做成”。如果某些特效内容实现不了的话,前期剧本阶段就会拿掉。他们先找了《地心引力》聊过合作的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包括预算的问题没有合作成。后来又联系了《太空救援》的俄罗斯特效团队,他们拍过两三部太空戏,每部戏从筹备到上映都要花三年时间,在特效制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为《银河补习班》在特效方面省去了很多时间和金钱上的成本,包括在太空戏的动作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
姜超透露,整部影片共有8家特效团队参与,4家中国团队,2家俄罗斯团队,1家乌克兰团队和1家韩国团队。每个团队在60人左右,总共有近五百人参与了影片的特效工作。太空戏特效的制作主要是由俄罗斯团队完成的,中国团队则主要负责前期筹备、动态预演,还有故事设计等。电影拍摄前,在导演的指导下中方特效团队就已经把动态预演做出来了,“太空部分全都按动态预演拍的”,去年11月份,他们开始做一些资产,比如火箭部分资产。真正开始做是今年2月底片子定剪之后,一直到6月底,制作周期在3个多月到4个月的时间。
来源:阅天下(www.xakhj.com),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www.xakhj.com/post/61632.html